篇一 2023年中級會計實務預習知識點:財務報告目標500字
2023中級會計實務預習知識點:財務報告目標
企業(yè)財務會計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向企業(yè)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幫助使用者作出相關決策。
財務報告的目標有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兩種。在受托責任觀下,企業(yè)會計信息更多地強調可靠性,會計計量主要采用歷史成本;在決策有用觀下,會計信息更多地強調相關性,如果采用其他計量屬性能夠提供更加相關信息的,會較多采用除歷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計量屬性。
我國企業(yè)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yè)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下列關于財務報告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
b.反映企業(yè)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c.財務報表僅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xiàn)金流量表
d.由財務報表和一些其他相關資料構成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選項c,財務報告由財務報表和其他應當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構成。財務報表至少應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xiàn)金流量表等報表及其附注。
該題針對'財務報告目標'知識點進行考核
篇二 2023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點預習:財務報告6400字
財務報告
(一)財務報告概述
財務報表是對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的結構性表述。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組成部分:
1.資產負債表;
2.利潤表;
3.現(xiàn)金流量表;
4.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變動表;
5.附注。
(二)合并會計報表概述
1.合并會計報表的概念
合并財務報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業(yè)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的財務報表。
2.合并會計報表的內容
合并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組成部分:
(1)合并資產負債表;
(2)合并利潤表;
(3)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
(4)合并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變動表;
(5)附注。
3.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確定
(1)合并范圍的確認原則
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
控制,是指一個企業(yè)能夠決定另一個企業(yè)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能據以從另一個企業(yè)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權力。
(2)具體操作標準
①母公司擁有被投資企業(yè)半數(shù)以上權益性資本;
a.母公司直接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的權益性資本;
b.母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的權益性資本;
c.母公司直、間接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的權益性資本;
②母公司雖然不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的股份,但如果同時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也構成母子公司關系:
a.通過與被投資企業(yè)的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xié)議,持有該被投資方企業(yè)半數(shù)以上的表決權;
b.根據章程或協(xié)議,有權控制企業(yè)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c.有權任免公司董事會等類似權力機構的多數(shù)成員;
d.在公司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會議上有半數(shù)以上的投票權。
(3)不納入合并會計報表范圍的子公司
①按照破產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頓的子公司;
②已宣告破產的子公司;
③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資單位,比如聯(lián)營企業(yè)。
要點提示合并范圍的確認是關鍵考點。
(三)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程序
1.設計合并工作底稿;
2.將母子公司個別報表過入合并工作底稿并計算出匯總數(shù);
3.編制內部抵銷分錄并過入合并工作底稿;
4.根據個別報表匯總數(shù)和內部抵銷分錄計算報表各項目合并數(shù);
5.根據合并數(shù)填列合并會計報表。
(四)合并會計報表的準備工作
1.將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調整為權益法;
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在個別報表的核算口徑上選擇的是成本法,而權益法的核算口徑才是其直接投資價值的體現(xiàn),為了與子公司報表數(shù)據的銜接一致,必須在納入合并工作底稿前將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修正為權益法口徑。在調整為權益法時需注意考慮如下因素:
(1)如果是非同一控制的背景,需以子公司公允后的口徑為調整依據;
(2)如果母、子公司之間存在未實現(xiàn)的內部交易損益,需抵消逆銷形成的未實現(xiàn)交易損益后的子公司凈利潤來認定投資收益;
2.統(tǒng)一母子公司的會計政策
母公司應當統(tǒng)一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3.統(tǒng)一母子公司的會計期間
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4.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需將子公司的賬表數(shù)據按購買日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標準為基礎進行公允口徑調整后再進行合并數(shù)據的處理。
要點提示記住合并會計報表前的準備工作,掌握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的數(shù)據推算。
(五)合并資產負債表和合并利潤表的編制
1.內部投資的抵銷
(1)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2)母公司的投資收益與子公司利潤分配的抵消
借:投資收益
[用子公司當年調整后的凈利潤(1.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需以公允口徑為準;2.如果存在逆銷形成的未實現(xiàn)的內部交易損益需剔除)×母公司的持股比例]
少數(shù)股東收益
[用子公司當年調整后的凈利潤(1.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需以公允口徑為準;2.如果存在逆銷形成的未實現(xiàn)的內部交易損益需剔除)×少數(shù)股東的持股比例]
2.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
(1)內部債權債務的形式
①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
②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
③預收賬款和預付賬款
④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
⑤應收票據和應付票據
(2)內部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抵銷
①根據期末內部應收賬款余額作如下抵銷
借:應付賬款
貸:應收賬款
②根據期初內部應收賬款已提過的壞賬準備作如下抵銷
借:應收賬款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③根據當年內部應收賬款所計提或反沖壞賬準備的會計分錄,倒過來即為抵銷分錄。
借:應收賬款
貸:資產減值損失
或: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應收賬款
(3)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抵銷
①根據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余額和應付債券的賬面余額作如下分錄:
借:應付債券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②如果發(fā)行方所籌資金用于非工程項目,則根據當年投資方所提的利息收益和發(fā)行債券方所計提的利息費用作如下處理: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
如果這兩項不相等,則就低不就高,高出部分是總集團認可的部分。
③如果發(fā)行方所籌資金用于工程項目,則分別以下兩種情況來處理:
a.根據當年投資方所提的利息收益和發(fā)行方當年所提的利息費用作如下處理: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計入當期財務費用的部分)
在建工程(計入當期工程的部分)
b.根據以前年度債券發(fā)行方所提的利息費用及資本化部分結合投資方所提的利息收益部分作如下調整: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在建工程
如果工程已經完工,則需改計入“固定資產”并按固定資產內部交易原則來處理,在此不再贅述。
(4)對于其他內部債權和債務只需作如下抵銷
借:內部債務
貸:內部債權
3.存貨內部交易的抵銷
(1)存貨內部交易的界定
只有內部交易的買賣雙方都將交易資產視為存貨時才可作存貨內部交易來處理
(2)七組固定的抵銷公式
①內部交易的買方當年購入存貨當年并未售出時:
借:營業(yè)收入
貸:營業(yè)成本
存貨
②內部交易的買方當年購入存貨當年全部售出時:
借:營業(yè)收入
貸:營業(yè)成本
③當年購入的存貨,留一部分賣一部分
a.先假定都賣出去:
借:營業(yè)收入
貸:營業(yè)成本
b.再對留存存貨的虛增價值進行抵銷
借:營業(yè)成本
貸:存貨
④上年購入的存貨,本年全部留存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存貨
⑤上年購入的存貨,本年全部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營業(yè)成本
⑥上年購入的存貨,本年留一部分,賣一部分
a.先假定都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營業(yè)成本
b.對留存存貨的虛增價值作如下抵銷:
借:營業(yè)成本
貸:存貨
⑦存貨跌價準備在存貨內部交易中的處理
a.先對上期多提的跌價準備進行反沖:
借:存貨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b.對于本期末存貨跌價準備的處理,先站在個別公司角度認定應提或應沖額,然后站在總集團角度再認定應提或應沖額,兩相比較,補差即可。
分錄如下:
借:存貨
貸:資產減值損失
或: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
4.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抵銷
(1)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當年的抵銷分錄
①如果售出方將自己的存貨售出,買方當作固定資產時:
借:營業(yè)收入(內部交易售價)
貸:營業(yè)成本(內部交易成本)
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利潤)
如果售出方售出的是固定資產則此公式修正如下:
借:營業(yè)外收入(內部交易收益)
貸: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
②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2)固定資產內部交易以后年度的抵銷公式
①借: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利潤)
②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③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3)到期時
①如果不清理: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利潤)
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②如果清理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4)超期使用時:
①如果不清理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利潤)
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②如果清理
則無抵銷處理
(5)提前清理時
①借: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的利潤)
②借: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③借: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要點提示全面掌握上述四組抵銷分錄的編制
5.無形資產內部交易的抵消
(1)無形資產內部交易的抵消分錄
①內部交易當年的抵消分錄
借:營業(yè)外收入(內部交易收益)
貸:無形資產(內部交易收益)
②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2)無形資產內部交易以后年度的抵消公式
①借:未分配利潤——年初(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無形資產(內部交易的利潤)
②借:無形資產(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攤銷多計額)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攤銷多計額)
③借:無形資產(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3)到期時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4)提前處置時
①借:未分配利潤——年初(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的利潤)
②借: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攤銷多計額)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攤銷多計額)
③借: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6.抵銷分錄中的所得稅問題
(1)企業(yè)集團認定的資產口徑低于稅務口徑時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2)企業(yè)集團認定的資產口徑高于稅務口徑時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六)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的編制
1.企業(yè)集團內部當期以現(xiàn)金投資或收購股權增加的投資所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的抵銷處理
借:投資支付現(xiàn)金
貸:吸收投資收到的現(xiàn)金
2.企業(yè)集團內部當期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xiàn)金與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xiàn)金的抵銷處理
借: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xiàn)金
貸: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xiàn)金
3.企業(yè)集團內部以現(xiàn)金結算債權與債務所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的抵銷處理
借: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xiàn)金
貸: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xiàn)金
4.企業(yè)集團內部當期銷售商品所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的抵銷處理
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xiàn)金
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xiàn)金
5.企業(yè)集團內部處置固定資產等收回的現(xiàn)金凈額與購建固定資產等支付的現(xiàn)金的抵銷處理
借: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xiàn)金
貸: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xiàn)金凈額
(七)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略)
(八)企業(yè)在報告期內出售或購買子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應遵循的原則
1.在合并資產負債表時需遵循的原則
(1)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視同該子公司從設立時就被母公司控制,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時,應當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shù);相應地,合并資產負債表的留存收益項目應當反映母子公司如果一直作為一個整體運行至合并日應實現(xiàn)的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的情況。
(2)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從購買日開始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不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shù);
(3)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時,不應當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shù)。
2.在合并利潤表時需遵循的原則
(1)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合并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并利潤表;
(2)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并利潤表;
(3)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并利潤表。
3.在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時需遵循的原則
(1)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合并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現(xiàn)金流量納入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
(2)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現(xiàn)金流量納入;
(3)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現(xiàn)金流量納入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
4.企業(yè)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實現(xiàn)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會計處理
(1)個別財務報表
①在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當以購買日之前所持被購買方的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購買日新增投資成本之和,作為該項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②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涉及其他綜合收益的,應當在處置該項投資時將與其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的部分,下同)轉入當期投資收益。
(2)合并財務報表
①對于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應當按照該股權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投資收益。
②合并成本
合并財務報表中的合并成本=購買日之前所持被購買方的股權于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購買日新購入股權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
③合并商譽
購買日的合并商譽=按上述計算的合并成本-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母公司持股比例
④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涉及其他綜合收益的,與其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應當轉為購買日所屬當期投資收益。
5.企業(yè)因處置部分股權投資喪失了對原有子公司的控制權
(1)個別財務報表
①對于處置的股權,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規(guī)定進行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
投資收益
②對于剩余股權,作如下處理:
a.剩余股權按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后續(xù)核算;
b.剩余股權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
c.剩余股權按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此時應作成本法轉權益法的追溯調整。
(2)合并財務報表
①對于剩余股權,應當按照其在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處置股權取得的對價與剩余股權公允價值之和,減去按原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的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喪失控制權當期的投資收益。
企業(yè)因處置部分股權投資或其他原因喪失了對原有子公司控制權,存在對該子公司的商譽的,在計算確定處置子公司損益時,應當扣除該項商譽的金額。
②與原有子公司股權投資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應當在喪失控制權時轉為當期投資收益。
6.不喪失控制權處置子公司的處理
企業(yè)持有的對子公司投資后,如果將對子公司部分股權出售,但出售后仍然保留對子公司的控制權,出售股權的交易區(qū)分母公司個別報表與合并報表:
(1)個別報表
從母公司個別報表角度,應作為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確認處置損益。
(2)合并財務報表
母公司在不喪失控制權的情況下部分處置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在合并財務報表中處置價款與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相對應享有子公司凈資產的差額應當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資本公積如果不夠沖的,應沖減留存收益。
7.購買子公司少數(shù)股權的處理
企業(yè)在取得對子公司的控制權,形成企業(yè)合并后,購買少數(shù)股東全部或部分權益的,實質上是股東之間的權益性交易,應當分別母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以及合并財務報表兩種情況進行處理:
(1)個別財務報表
母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對于自子公司少數(shù)股東處新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四條的規(guī)定,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即按照實際支付價款或公允價值確認長期股權投資。
(2)合并財務報表
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子公司的資產、負債應以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金額反映。母公司新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余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篇三 2023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點預習:財務報告6600字
財務報告
(一)財務報告概述
財務報表是對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的結構性表述。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組成部分:
1.資產負債表;
2.利潤表;
3.現(xiàn)金流量表;
4.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變動表;
5.附注。
(二)合并會計報表概述
1.合并會計報表的概念
合并財務報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業(yè)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的財務報表。
2.合并會計報表的內容
合并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組成部分:
(1)合并資產負債表;
(2)合并利潤表;
(3)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
(4)合并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變動表;
(5)附注。
3.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確定
(1)合并范圍的確認原則
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
控制,是指一個企業(yè)能夠決定另一個企業(yè)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能據以從另一個企業(yè)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權力。
(2)具體操作標準
①母公司擁有被投資企業(yè)半數(shù)以上權益性資本;
a.母公司直接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的權益性資本;
b.母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的權益性資本;
c.母公司直、間接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的權益性資本;
②母公司雖然不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的股份,但如果同時達到以下條件之一的,也構成母子公司關系:
a.通過與被投資企業(yè)的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xié)議,持有該被投資方企業(yè)半數(shù)以上的表決權;
b.根據章程或協(xié)議,有權控制企業(yè)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c.有權任免公司董事會等類似權力機構的多數(shù)成員;
d.在公司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會議上有半數(shù)以上的投票權。
(3)不納入合并會計報表范圍的子公司
①按照破產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頓的子公司;
②已宣告破產的子公司;
③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資單位,比如聯(lián)營企業(yè)。
要點提示合并范圍的確認是關鍵考點。
(三)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程序
1.設計合并工作底稿;
2.將母子公司個別報表過入合并工作底稿并計算出匯總數(shù);
3.編制內部抵銷分錄并過入合并工作底稿;
4.根據個別報表匯總數(shù)和內部抵銷分錄計算報表各項目合并數(shù);
5.根據合并數(shù)填列合并會計報表。
(四)合并會計報表的準備工作
1.將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調整為權益法;
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在個別報表的核算口徑上選擇的是成本法,而權益法的核算口徑才是其直接投資價值的體現(xiàn),為了與子公司報表數(shù)據的銜接一致,必須在納入合并工作底稿前將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修正為權益法口徑。在調整為權益法時需注意考慮如下因素:
(1)如果是非同一控制的背景,需以子公司公允后的口徑為調整依據;
(2)如果母、子公司之間存在未實現(xiàn)的內部交易損益,需抵消逆銷形成的未實現(xiàn)交易損益后的子公司凈利潤來認定投資收益;
2.統(tǒng)一母子公司的會計政策
母公司應當統(tǒng)一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3.統(tǒng)一母子公司的會計期間
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4.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需將子公司的賬表數(shù)據按購買日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標準為基礎進行公允口徑調整后再進行合并數(shù)據的處理。
要點提示記住合并會計報表前的準備工作,掌握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的數(shù)據推算。
(五)合并資產負債表和合并利潤表的編制
1.內部投資的抵銷
(1)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2)母公司的投資收益與子公司利潤分配的抵消
借:投資收益
[用子公司當年調整后的凈利潤(1.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需以公允口徑為準;2.如果存在逆銷形成的未實現(xiàn)的內部交易損益需剔除)×母公司的持股比例]
少數(shù)股東收益
[用子公司當年調整后的凈利潤(1.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需以公允口徑為準;2.如果存在逆銷形成的未實現(xiàn)的內部交易損益需剔除)×少數(shù)股東的持股比例]
2.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
(1)內部債權債務的形式
①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
②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
③預收賬款和預付賬款
④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
⑤應收票據和應付票據
(2)內部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抵銷
①根據期末內部應收賬款余額作如下抵銷
借:應付賬款
貸:應收賬款
②根據期初內部應收賬款已提過的壞賬準備作如下抵銷
借:應收賬款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③根據當年內部應收賬款所計提或反沖壞賬準備的會計分錄,倒過來即為抵銷分錄。
借:應收賬款
貸:資產減值損失
或: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應收賬款
(3)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抵銷
①根據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余額和應付債券的賬面余額作如下分錄:
借:應付債券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②如果發(fā)行方所籌資金用于非工程項目,則根據當年投資方所提的利息收益和發(fā)行債券方所計提的利息費用作如下處理: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
如果這兩項不相等,則就低不就高,高出部分是總集團認可的部分。
③如果發(fā)行方所籌資金用于工程項目,則分別以下兩種情況來處理:
a.根據當年投資方所提的利息收益和發(fā)行方當年所提的利息費用作如下處理: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計入當期財務費用的部分)
在建工程(計入當期工程的部分)
b.根據以前年度債券發(fā)行方所提的利息費用及資本化部分結合投資方所提的利息收益部分作如下調整: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在建工程
如果工程已經完工,則需改計入“固定資產”并按固定資產內部交易原則來處理,在此不再贅述。
(4)對于其他內部債權和債務只需作如下抵銷
借:內部債務
貸:內部債權
3.存貨內部交易的抵銷
(1)存貨內部交易的界定
只有內部交易的買賣雙方都將交易資產視為存貨時才可作存貨內部交易來處理
(2)七組固定的抵銷公式
①內部交易的買方當年購入存貨當年并未售出時:
借:營業(yè)收入
貸:營業(yè)成本
存貨
②內部交易的買方當年購入存貨當年全部售出時:
借:營業(yè)收入
貸:營業(yè)成本
③當年購入的存貨,留一部分賣一部分
a.先假定都賣出去:
借:營業(yè)收入
貸:營業(yè)成本
b.再對留存存貨的虛增價值進行抵銷
借:營業(yè)成本
貸:存貨
④上年購入的存貨,本年全部留存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存貨
⑤上年購入的存貨,本年全部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營業(yè)成本
⑥上年購入的存貨,本年留一部分,賣一部分
a.先假定都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營業(yè)成本
b.對留存存貨的虛增價值作如下抵銷:
借:營業(yè)成本
貸:存貨
⑦存貨跌價準備在存貨內部交易中的處理
a.先對上期多提的跌價準備進行反沖:
借:存貨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b.對于本期末存貨跌價準備的處理,先站在個別公司角度認定應提或應沖額,然后站在總集團角度再認定應提或應沖額,兩相比較,補差即可。
分錄如下:
借:存貨
貸:資產減值損失
或: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
4.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抵銷
(1)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當年的抵銷分錄
①如果售出方將自己的存貨售出,買方當作固定資產時:
借:營業(yè)收入(內部交易售價)
貸:營業(yè)成本(內部交易成本)
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利潤)
如果售出方售出的是固定資產則此公式修正如下:
借:營業(yè)外收入(內部交易收益)
貸: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
②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2)固定資產內部交易以后年度的抵銷公式
①借: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利潤)
②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③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3)到期時
①如果不清理: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利潤)
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②如果清理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4)超期使用時:
①如果不清理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利潤)
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②如果清理
則無抵銷處理
(5)提前清理時
①借: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的利潤)
②借: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③借: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要點提示全面掌握上述四組抵銷分錄的編制
5.無形資產內部交易的抵消
(1)無形資產內部交易的抵消分錄
①內部交易當年的抵消分錄
借:營業(yè)外收入(內部交易收益)
貸:無形資產(內部交易收益)
②借:固定資產(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2)無形資產內部交易以后年度的抵消公式
①借:未分配利潤——年初(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無形資產(內部交易的利潤)
②借:無形資產(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攤銷多計額)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攤銷多計額)
③借:無形資產(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3)到期時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4)提前處置時
①借:未分配利潤——年初(內部交易的利潤)
貸: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的利潤)
②借: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攤銷多計額)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內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攤銷多計額)
③借: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內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攤銷的多計額)
6.抵銷分錄中的所得稅問題
(1)企業(yè)集團認定的資產口徑低于稅務口徑時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2)企業(yè)集團認定的資產口徑高于稅務口徑時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六)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的編制
1.企業(yè)集團內部當期以現(xiàn)金投資或收購股權增加的投資所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的抵銷處理
借:投資支付現(xiàn)金
貸:吸收投資收到的現(xiàn)金
2.企業(yè)集團內部當期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xiàn)金與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xiàn)金的抵銷處理
借: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xiàn)金
貸: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xiàn)金
3.企業(yè)集團內部以現(xiàn)金結算債權與債務所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的抵銷處理
借: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xiàn)金
貸: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xiàn)金
4.企業(yè)集團內部當期銷售商品所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的抵銷處理
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xiàn)金
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xiàn)金
5.企業(yè)集團內部處置固定資產等收回的現(xiàn)金凈額與購建固定資產等支付的現(xiàn)金的抵銷處理
借: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xiàn)金
貸: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xiàn)金凈額
(七)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
略
(八)企業(yè)在報告期內出售或購買子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應遵循的原則
1.在合并資產負債表時需遵循的原則
(1)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視同該子公司從設立時就被母公司控制,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時,應當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shù);相應地,合并資產負債表的留存收益項目應當反映母子公司如果一直作為一個整體運行至合并日應實現(xiàn)的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的情況。
(2)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從購買日開始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不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shù);
(3)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時,不應當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shù)。
2.在合并利潤表時需遵循的原則
(1)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合并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并利潤表;
(2)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并利潤表;
(3)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并利潤表。
3.在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時需遵循的原則
(1)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合并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現(xiàn)金流量納入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
(2)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現(xiàn)金流量納入;
(3)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現(xiàn)金流量納入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
4.企業(yè)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實現(xiàn)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會計處理
(1)個別財務報表
①在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當以購買日之前所持被購買方的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購買日新增投資成本之和,作為該項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②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涉及其他綜合收益的,應當在處置該項投資時將與其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的部分,下同)轉入當期投資收益。
(2)合并財務報表
①對于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應當按照該股權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投資收益。
②合并成本
合并財務報表中的合并成本=購買日之前所持被購買方的股權于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購買日新購入股權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
③合并商譽
購買日的合并商譽=按上述計算的合并成本-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母公司持股比例
④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涉及其他綜合收益的,與其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應當轉為購買日所屬當期投資收益。
5.企業(yè)因處置部分股權投資喪失了對原有子公司的控制權
(1)個別財務報表
①對于處置的股權,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規(guī)定進行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
投資收益
②對于剩余股權,作如下處理:
a.剩余股權按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后續(xù)核算;
b.剩余股權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
c.剩余股權按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此時應作成本法轉權益法的追溯調整。
(2)合并財務報表
①對于剩余股權,應當按照其在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處置股權取得的對價與剩余股權公允價值之和,減去按原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的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喪失控制權當期的投資收益。
企業(yè)因處置部分股權投資或其他原因喪失了對原有子公司控制權,存在對該子公司的商譽的,在計算確定處置子公司損益時,應當扣除該項商譽的金額。
②與原有子公司股權投資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應當在喪失控制權時轉為當期投資收益。
6.不喪失控制權處置子公司的處理
企業(yè)持有的對子公司投資后,如果將對子公司部分股權出售,但出售后仍然保留對子公司的控制權,出售股權的交易區(qū)分母公司個別報表與合并報表:
(1)個別報表
從母公司個別報表角度,應作為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確認處置損益。
(2)合并財務報表
母公司在不喪失控制權的情況下部分處置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在合并財務報表中處置價款與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相對應享有子公司凈資產的差額應當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資本公積如果不夠沖的,應沖減留存收益。
7.購買子公司少數(shù)股權的處理
企業(yè)在取得對子公司的控制權,形成企業(yè)合并后,購買少數(shù)股東全部或部分權益的,實質上是股東之間的權益性交易,應當分別母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以及合并財務報表兩種情況進行處理:
(1)個別財務報表
母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對于自子公司少數(shù)股東處新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四條的規(guī)定,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即按照實際支付價款或公允價值確認長期股權投資。
(2)合并財務報表
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子公司的資產、負債應以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金額反映。母公司新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余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