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有哪些
地質規(guī)程,顧名思義,是對地質勘查、研究和開發(fā)工作的一系列規(guī)定和準則,旨在確保地質工作的科學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這些規(guī)程涵蓋了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地質災害評估、地質環(huán)境保護等多個領域。主要包括:
1. 地質勘查規(guī)程:規(guī)定了地質勘查的程序、方法和技術標準,確??辈榻Y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2. 礦產資源評價規(guī)程:為礦產儲量計算和資源潛力評估提供了統(tǒng)一的規(guī)則和方法。
3. 地質災害防治規(guī)程:指導如何預防和應對地質災害,如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
4. 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規(guī)程:規(guī)定了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內容、周期和報告編寫要求,保護地質環(huán)境不受破壞。
5. 地質資料管理規(guī)程:規(guī)定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存儲和利用,確保資料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標準
地質規(guī)程的標準主要依據(jù)國家法律法規(guī)、行業(yè)規(guī)范和實踐經驗制定。例如,中國的地質規(guī)程通常遵循《地質勘查工作質量管理規(guī)定》、《礦產資源勘查區(qū)塊登記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guī)。這些標準強調:
1. 科學性:所有地質工作必須基于科學理論和方法,遵循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2. 規(guī)范性:地質活動需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保證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 安全性:在地質工作中,必須重視人員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遵守相關安全規(guī)定。
4. 公正性:地質成果的評價和報告應公正公開,不得有虛假和誤導。
5. 可持續(xù)性:地質工作應考慮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長遠發(fā)展,避免過度開發(fā)導致的環(huán)境問題。
是什么意思
地質規(guī)程的意義在于為地質工作提供了一套標準化的操作指南,它確保了地質工作在各個階段的有序進行,降低了風險,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遵循規(guī)程,地質工作者可以明確其職責,理解工作要求,減少錯誤和遺漏,同時也有利于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規(guī)程的存在,不僅保障了地質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也是對自然資源的負責任管理和可持續(xù)利用的重要保障。在實際操作中,地質規(guī)程的執(zhí)行需要結合具體地質條件、技術條件和法律法規(guī),靈活應用,以實現(xiàn)最佳的地質工作效果。
地質規(guī)程范文
第1篇 茜地質礦產管理科工作職責
1.依法進行礦產資源采礦權的審批發(fā)證、年檢;依法進行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與保護的監(jiān)督管理;組織審查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
2.依法組織收取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和礦產資源補償費。
3.按規(guī)定權限審查確認采礦權價款評估結
4.依法對礦產資源儲量進行監(jiān)督管理;按規(guī)定權限負責礦產資源儲量的評審、備案、登記、統(tǒng)計、預申請及地質資料的匯交。
5.負責建設項p壓覆重要礦床的審核。
6.負責全市地質勘察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協(xié)調處理地質勘察爭議、糾紛。
7.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xié)調、指導和監(jiān)督、監(jiān)測工作,保護地質遺址。
8.依法監(jiān)督管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防止地下水的過度開采和污染,保護地質環(huán)境。
9.負責礦山地質環(huán)境管理,組織審查礦山地質環(huán)境影響評價報告。
10.負責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二級評估報告的備案工作。
第2篇 野外地質工作安全注意事項及環(huán)保管理
一、安全篇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樹立“安全為工作服務”的思想。
1、合理安排工作,不得搶進度,違章冒險或單人作業(yè)。協(xié)調好上、下相鄰的工作,并按約定時間和路線返回約定的營地。
2、地質勘探野外工作車輛,應具有良好越野性能,并在野外作業(yè)出隊前進行車輛性能檢測。野外工作車輛駕駛員,應具有10萬公里以上安全行車經歷。
3、每日出發(fā)前,應了解氣候、進行路線、路況、作業(yè)區(qū)地形地貌。
4、采樣人員必須嚴格聽從地質技術人員指揮。任何時候,絕不允許沒有地質技術人員帶路單獨行動。項目負責人每天在收隊后晚飯前必須清點人數(shù),確保若有人沒按時回營地時,能及時組織救援。
5、夜晚時間,嚴禁任何人離開營地。確需上廁所等原因需出野外時,確保有兩人同行,并帶手電筒。離開營地的距離不能超過10米。
6、若萬一出現(xiàn)人員走撒情況時,走撒人員嚴禁私自盲目亂找路。任何人一旦發(fā)現(xiàn)走撒,立刻在原地停止活動,等待搜尋人員救援。
7、在野外作業(yè)時,兩人間距離應不超出視線,在大于30°的陡坡或者垂直的懸崖峭壁上作業(yè),應清楚上部浮石。
8、禁止采、食不識別的野菜、野果,禁止未經檢驗飲用新發(fā)現(xiàn)水源水和未經消毒處理水。
9、要嚴格生活衛(wèi)生管理,防止食物中毒,不得食用霉變食物。戈壁灘上的水嚴禁飲用。
10、若天氣寒冷,人又疲勞,應邊休息邊活動身體,雷雨時不要到高地、樹木下和水邊,不要將金屬用具扛在肩上。
11、天氣寒冷、雷雨臨近或五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作業(yè)。
12、發(fā)生沙塵暴時,作業(yè)人員因聚集在背風處坐下,蒙頭,帶護目鏡或者把頭低到膝部。
13、野外營地應選擇地面干燥、地勢平坦、水源無污染背風場地。營地應設簡易廁所,排水溝,懸掛明顯標志。嚴禁在營地附近隨地大小便。
14、電器設備及其啟動開關應安裝在干燥、清潔、通風良好出。電力線路應采用電纜。電纜應架空架設,電纜經過通道、設備處應增加防護套。電器設備熔斷絲規(guī)格與設備功率相匹配,禁止使用鐵、鋁等其它金屬絲代替熔斷絲。避開變壓器、高壓輸電線等危險區(qū)。
15、防火
① 野外駐地應由負責人檢查室內電線是否安全可靠。
② 杜絕私拉、亂拉電線、電燈泡。
③ 打雷時應切斷連接電視、收錄機等電器,以免雷電擊壞電器或引起火災。
④ 野外做飯時應注意不要在風力較大且周圍干草、樹葉較多的地方,以免火星點燃易燃物引起火災、并要做到人走火滅。
16、防丟失
地形圖、記錄本(表)等資料及各種生產工具(相機、羅盤、gps定位儀、放大鏡等)是單位的寶貴財產,也是生產的必需品,應注意妥善保管好,防止丟失,個人攜帶的財物也應自我保管好,以免經濟受損或影響生產。
17、野外易爆物品應與人住地方擱置10m以外。
18、發(fā)生火災時,應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或者開辟不少于5m的防火線。
19、采巖石樣時,不得面對面的操作。錘子的起落處禁止站人,采樣時不準吸煙、不得閑談。
20、打樣時要站在上風處,精力集中,握緊錘把,用力均勻。
21、休息時可以小口喝少量水,大量飲水不能止渴,只會是體內鹽分迅速下降,而水分沒有得到充分吸收就流失了。
22、尊重當?shù)厣贁?shù)民族風俗,嚴禁獵殺國家保護動物。
二、環(huán)保篇
不要破壞自然界平衡的狀態(tài),大自然中的植物彼此保持著很微妙的平衡,一塊狹小的空地,表面看起來沒有生物存在,實際上生物正在那活躍著。接觸大自然時,不要破壞這種平衡,不亂折花木,不亂捕鳥獸,享受大自然就應遵守規(guī)則。
1、嚴禁亂扔垃圾,每個帳篷必須準備大的垃圾袋,生活垃圾丟于垃圾袋中。
2、要嚴防煤氣中毒,帳篷中開設的小窗戶,嚴禁封堵。
3、做好的餐飯,盡量吃完,不要殘留下來,如果不夠,可用干糧或其他速食品補充。
4、離開野外時,其他垃圾,能燃燒的物品用火焚燒掉(注意不要引起火災)或埋掉,不易分解的玻璃空罐,塑膠等用備用袋裝走,將臨時廁所掩埋好。
第3篇 野外地質工作安全注意事項環(huán)保管理
一、安全篇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樹立“安全為工作服務”的思想。
1、合理安排工作,不得搶進度,違章冒險或單人作業(yè)。協(xié)調好上、下相鄰的工作,并按約定時間和路線返回約定的營地。
2、地質勘探野外工作車輛,應具有良好越野性能,并在野外作業(yè)出隊前進行車輛性能檢測。野外工作車輛駕駛員,應具有10萬公里以上安全行車經歷。
3、每日出發(fā)前,應了解氣候、進行路線、路況、作業(yè)區(qū)地形地貌。
4、采樣人員必須嚴格聽從地質技術人員指揮。任何時候,絕不允許沒有地質技術人員帶路單獨行動。項目負責人每天在收隊后晚飯前必須清點人數(shù),確保若有人沒按時回營地時,能及時組織救援。
5、夜晚時間,嚴禁任何人離開營地。確需上廁所等原因需出野外時,確保有兩人同行,并帶手電筒。離開營地的距離不能超過10米。
6、若萬一出現(xiàn)人員走撒情況時,走撒人員嚴禁私自盲目亂找路。任何人一旦發(fā)現(xiàn)走撒,立刻在原地停止活動,等待搜尋人員救援。
7、在野外作業(yè)時,兩人間距離應不超出視線,在大于30°的陡坡或者垂直的懸崖峭壁上作業(yè),應清楚上部浮石。
8、禁止采、食不識別的野菜、野果,禁止未經檢驗飲用新發(fā)現(xiàn)水源水和未經消毒處理水。
9、要嚴格生活衛(wèi)生管理,防止食物中毒,不得食用霉變食物。戈壁灘上的水嚴禁飲用。
10、若天氣寒冷,人又疲勞,應邊休息邊活動身體,雷雨時不要到高地、樹木下和水邊,不要將金屬用具扛在肩上。
11、天氣寒冷、雷雨臨近或五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作業(yè)。
12、發(fā)生沙塵暴時,作業(yè)人員因聚集在背風處坐下,蒙頭,帶護目鏡或者把頭低到膝部。
13、野外營地應選擇地面干燥、地勢平坦、水源無污染背風場地。營地應設簡易廁所,排水溝,懸掛明顯標志。嚴禁在營地附近隨地大小便。
14、電器設備及其啟動開關應安裝在干燥、清潔、通風良好出。電力線路應采用電纜。電纜應架空架設,電纜經過通道、設備處應增加防護套。電器設備熔斷絲規(guī)格與設備功率相匹配,禁止使用鐵、鋁等其它金屬絲代替熔斷絲。避開變壓器、高壓輸電線等危險區(qū)。
15、防火
① 野外駐地應由負責人檢查室內電線是否安全可靠。
② 杜絕私拉、亂拉電線、電燈泡。
③ 打雷時應切斷連接電視、收錄機等電器,以免雷電擊壞電器或引起火災。
④ 野外做飯時應注意不要在風力較大且周圍干草、樹葉較多的地方,以免火星點燃易燃物引起火災、并要做到人走火滅。
16、防丟失
地形圖、記錄本(表)等資料及各種生產工具(相機、羅盤、gps定位儀、放大鏡等)是單位的寶貴財產,也是生產的必需品,應注意妥善保管好,防止丟失,個人攜帶的財物也應自我保管好,以免經濟受損或影響生產。
17、野外易爆物品應與人住地方擱置10m以外。
18、發(fā)生火災時,應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或者開辟不少于5m的防火線。
19、采巖石樣時,不得面對面的操作。錘子的起落處禁止站人,采樣時不準吸煙、不得閑談。
20、打樣時要站在上風處,精力集中,握緊錘把,用力均勻。
21、休息時可以小口喝少量水,大量飲水不能止渴,只會是體內鹽分迅速下降,而水分沒有得到充分吸收就流失了。
22、尊重當?shù)厣贁?shù)民族風俗,嚴禁獵殺國家保護動物。
二、環(huán)保篇
不要破壞自然界平衡的狀態(tài),大自然中的植物彼此保持著很微妙的平衡,一塊狹小的空地,表面看起來沒有生物存在,實際上生物正在那活躍著。接觸大自然時,不要破壞這種平衡,不亂折花木,不亂捕鳥獸,享受大自然就應遵守規(guī)則。
1、嚴禁亂扔垃圾,每個帳篷必須準備大的垃圾袋,生活垃圾丟于垃圾袋中。
2、要嚴防煤氣中毒,帳篷中開設的小窗戶,嚴禁封堵。
3、做好的餐飯,盡量吃完,不要殘留下來,如果不夠,可用干糧或其他速食品補充。
4、離開野外時,其他垃圾,能燃燒的物品用火焚燒掉(注意不要引起火災)或埋掉,不易分解的玻璃空罐,塑膠等用備用袋裝走,將臨時廁所掩埋好。
第4篇 地質工作管理規(guī)定
礦井地質工作是煤礦生產建設的一項重要技術基礎工作,礦井的一切采掘工作必須以可靠的地質資料為依據(jù),它從礦井基本建設開始直到礦井開采結束。因而,必須加強礦井地質工作,更好的研究與解決煤礦生產中的各種地質問題,以適應煤礦生產建設的需要。為此,特制定本管理規(guī)定:
1、地質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國家和上級部門頒布的有關地質、資源管理、地質災害防治和礦井防治水的法律、法規(guī)、技術政策,執(zhí)行行業(yè)和企業(yè)制定的技術規(guī)定和實施細則等。
2、生產技術部門下函,按業(yè)務聯(lián)系制度,地質工程技術人員必須為礦井工程設計提供可靠的地質資料。在制度規(guī)定的時間內,地質人員接到設計或生產技術部門委托書后3年半—5年半提供準確的礦井開拓延深地質報;2年半提供采區(qū)地質說明書;7—15天提供工作面掘進說明書、地質說明書和回采說明書。其它井巷工程、防治水和防治瓦斯工程所需的地質資料,應根據(jù)要求及時提供。
3、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對掘進前方有疑的老窖,采空區(qū)、積水區(qū)及石門揭煤時,地質人員必須提交鉆探設計,報告地測副總及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交給施工單位編制打鉆及安全措施。
4、在施工單位打鉆前,地測人員必須標出打鉆方位及傾角開鉆后進行跟班并復查其鉆孔方位及傾角是否正確。在跟班過程中嚴格記錄煤巖層及瓦斯、水等的變化情況,鉆探結束后及時分析有關資料,提出施工意見,并在圖上及現(xiàn)場標定控制距離。
5、采掘巷修工作面突然遇層位變化或地質核定斷層突水時,施工單位應及時通知地測部門,地測部門接到通知后必須立即派人下井,觀測收集、分析資料、編制圖件,提出處理意見,向分管副總和總工程師匯報研究處理。施工單位對地測部門所進行的觀測工作應提供方便,配合其工作(如打探眼等)。
6、必須根據(jù)掘進度和設計工作面范圍,研究分析地質資料,現(xiàn)場編錄緊跟迎頭,提供的地質資料必須滿足采掘設計的需要,若因地質資料不可用,造成工程返工或浪費的須認真分析總結原因,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7、負責查明礦井各種充水因素和周邊小煤窖情況,為制定防治水措施及合理布置采面提供依據(jù)。防治淹井及小窖越界開采威脅礦井。
8、負責向領導或有關部門提供危及人身和礦井生產的自燃或人為災害(如滑坡、泥石流等),以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惡性事故的發(fā)生。